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8日星期二

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开始厌倦“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的产品因出现丑闻而见诸报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如今,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中国内地消费者甚至对国产品牌的低端生活必需品也瞧不上眼了。

这可能会给内地消费类股造成麻烦,这些领域一直是推动中国消费增长的最拥挤行业之一。相反,耐心投资其中国内地业务的跨国公司可能要交好运了。

巴 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在一份新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说,继工资收入以两位数持续增长后,更多中国内地人不仅在物质上变得更加富裕,在如何花钱方面也开始更具判断 力。他们越来越把目光投向优质产品,而且往往是进口产品。他们表示,在购买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两方面都抱持着这个态度。

巴克莱资本提醒 说,那些一直忽略在树立强势品牌、研发和产品开发等环节进行投资的内地企业将受到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影响。中国很多本土公司以低成本制造、低报价以及在内地 占主导的经销方式曾取得过市场上的支配地位。不过,随着廉价产品时代的结束,那些无法完成升级换代的公司将处于弱势。

市场似乎已经形成这 样一种判断:一些内地企业无法面对这种挑战。巴克莱资本关注的内地消费类股中,有至少10支股票的市值在过去两年缩水35%至85%,其盈利预期此前曾数 次遭到下调,这表明是一种比周期性放缓更为严重的因素所致。这类市值大幅缩水的企业既包括安踏(Anta)、李宁(Li Ning)和中国动向(China Dongxiang)等体育用品公司,也包括宝姿时装(Ports Design)等高端时装零售企业。

中 国内地企业以前就因为在品牌建设方面表现不佳而屡遭诟病,不过这种情形出现的背景经常是说这极大阻止了它们进军海外的步伐。而对于那些跻身领导品牌之列的 内地企业,一般是源于它们历史上在本土市场形成的主导地位,如拥有1.6万余家分支机构的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ICBC) IDCBF +0.75% 等。

这次的区别是,在品牌打造方面的软弱无力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内地公司在本土市场上的优势。

目前可以想见的是,外国企业或将在中国零售市场大展身手。自从10年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便大幅取消了对零售业的管制,不过在银行、电信和保险等领域依然存在较多限制。

此外,外国企业还随时准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巴克莱资本的这份报告还提供了一些海外跨国公司进一步深入中国内陆的进展的新情况,此类新情况颇耐人寻味。目前,这些公司正在中国大举投资。

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都已经开始向市场规模较小的三线城市以及更偏远的地区扩张,并正在获取本土运动品牌的市场份额。

可 口可乐(Coca-Cola Co.)去年在中国的饮料销售额增长了13%,其销售额增幅首次可以与方便面及饮料巨头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Tingyi (Cayman Islands) Holding Corp., 简称:康师傅控股) HK:322 -0.24% 相媲美。受到业绩增长的鼓舞,可口可乐计划在2015年之前的三年里向公司的中国业务投资40亿美元。

宝洁公司(P&G)认为, 该公司已经在中国14亿人口中拥有10亿消费者,并且在中国内地的销售额已达到每年20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在未来两至三年内投资10亿美元发展在华业务。 在最近收购了中国内地糖果生产商徐福记国际集团(Hsu Fu Chi International Ltd.)和食品生产商银鹭(Yinlu Foods Group)的股权后,雀巢(Nestle SA)目前从中国获得的预估收入约为50亿美元。

在中国市场取得显著进展的不光是西方企业。日本消费产品公司尤妮佳(Unicharm)目前在华的销售额为447亿日圆(合5.6亿美元),较2006年的100亿日圆有了大幅提高。

这一切都意味着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强劲,至少证明它们对在华发展充满信心。

尽管雀巢等公司极具进取性的收购交易显示出,它们在中国的内部经营增长可以非常快地加速,但跨国公司还没有被当做中国题材来谈。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去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杂货市场。

尽 管如此,收购并非只是单向进行。一些中国内地公司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挑战。上海的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Bright Foods Co., 简称:光明食品集团)上周宣布以12亿欧元(合18.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谷物生产商Weetabix的交易就是一例。光明食品集团强调,通过实施这 一交易,该公司正在购买知名的国际品牌和先进技术,并在其涉足的每一个市场上采取强有力的竞争姿态。

由于国内市场竞争的升温,可能会有更多中国内地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并购的机会,这类并购能给他们带来专业技术和品牌,并能让他们扩大销售网络。

如果说中国内地的消费者正在变得更加挑剔,投资者在评估中国的零售类股时也应如此。他们或许是投资中国内地企业时必然要投资的股票,但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投资这些股票会带来稳定的收益。对于寻求降低在华风险敞口的投资者来说,上述跨国公司中的一些公司也许值得考虑。

另 一种投资选择是与中国大陆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愿望保持同步,避免更多投资中国内地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企业。经纪公司里昂证券(CLSA)在最新发布的研究 报告中说,富有的中国人持续将其全部家庭预算的四分之一花在高端的小众商品上。该公司提示说,奢侈品牌的股市表现将超过一般的亚洲消费类股。

Craig Stephen

华尔街日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