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

中美陈案谈判:希拉里再揭幕后“步步惊心”

中美2012年战略与经济对话结束后的第二天(5月5日)上午,北京天空阳光和煦,没有丝毫雾气,这让美国外交官及西方记者感到“有反常态”。 身在北京万豪酒店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却“一反常态”,仍在室内戴着一副太阳镜,接受美国《外交政策》记者采访。她对自己室内戴太阳镜调侃称:这样做是为了“防范眼部感染” (eye infection)。希拉里5月5日心情不错,非常乐观,毕竟她刚结束同中方就陈光诚事件的谈判,幸亏没有遭到中方“冷落”,并且在那以后她多次强调 “美中协作的重要性”。

  美国《外交政策》7/8双月刊封面关注希拉里,称美中就陈光诚事件的谈判是希拉里担任国务卿以 来参与的“最高风险外交”。希拉里在接受该刊采访时表示,对于美中达成的协议,自己还是有些许担心。她说:“在他(陈光诚)真正走出(使馆)并同家人团聚 之前,这仍然是一触即发的危急时刻”。

  对于国内多位脱口秀主持人呼吁希拉里用自己专机将陈光诚接回美国,享受自由,希拉里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打算这样做。

   5月5日谈到陈光诚个人境遇时,希拉里说:“我个人觉得这是个非常心酸的历程,我一直以来都在听取有关“这个人(this guy)”的消息,我自己也和他有过沟通,并且同中共提及了他的问题”。“我们所作所为都遵循陈光诚本人选择和美国价值观,我们也努力尝试了解他想要的东 西”。

  陈光诚当时曾说:“我不想离开我的国家,我想留在中国,但是我想能够继续学习,为想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而不是被监禁在我家乡农村的房子里”。

   希拉里认为,陈光诚这种反应“勇气可嘉”且“深思熟虑”(courageous and thoughtful)。“我们认真倾听他究竟想要什么,然后通过与中共合作,营造他可以实现自己意愿的环境,其中包括他和家人始终在一起。”希拉里表 示,陈光诚希望家人及周围的人都能正常生活,这样他自己也能够专心学习。

  希拉里说:“我们认为这不但是同中方探讨特别案例的一个机会,而且可以广泛拓展同中方就人权和法治等领域的密集对话。毕竟陈光诚本人也清楚,他并没有让国家当局负什么责,而是将自己的恐惧和愤怒集中在地方酷吏。”

  希拉里称,陈光诚曾经认为,只要当北京当局知道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事,就会帮助他及家人。对此,希拉里说:“我认为这是一位久经世故的男人所作出的有意思的观察,相比普通老百姓,他更多地则是接触外部世界”。

  希拉里2009年以国务卿身份首次同戴秉国会面时,戴秉国形容希拉里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年轻和漂亮。为了让自己此次访华成功,为了避免再次搅乱美中关系,希拉里先后同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就陈光诚事件进行了两次沟通。

   第一次同戴秉国谈判,希拉里接受中共意见,让陈光诚呆在中国并在中国读大学,学习法律知识。但由于陈光诚个人转变想法,欲携家人赴美。故而希拉里不得不 同戴秉国进行第二次谈判。一位美国高级官员暗示,当时美方处境非常艰难,因为美方所作所为(陈光诚入使馆和进医院)已经将中共逼到一定的“爆发点”。

  这一点,中美双方心知肚明。

  2012年5月2日,美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陪同陈光诚前往朝阳医院。随后中共新华社也发布短讯,表示陈光诚已“自行离开”美使馆。

  当晚,戴秉国设丰盛晚宴款待刚刚抵达北京的希拉里,席间谈及了戴秉国孙女以及“中国崛起需与美国既定主导地位共存”之类的话题。在吃过烤鸭和拉面,喝完茶并互赠礼物之后,两位开始私下交流。戴秉国就陈光诚案件连番向希拉里提出抱怨。

  在结束谈话时,戴秉国追问希拉里:究竟美国期待什么?希拉里说:“我们必须遵循我们的价值观,这您是知道的,(毕竟)你和我打交道已有多年。”

   希拉里出席戴秉国晚宴之前,她的助手们已经宣布陈案似乎马上就能了结。这些助手们告知陪同希拉里访华的美国媒体:“陈光诚已经离开大使馆,前往朝阳医 院,并和家人团聚;中方也已承诺陈光诚可以留在中国,并在中国名牌大学读书”。当时参与谈判的美外交官都非常激动,眼中泛着泪花。其中一位说:“我们认为 已经帮助确保他(陈光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些助手们所言和当晚美方公开发布的声明相符。美方声明称,陈光诚与中国政府就其未来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包括在安全环境下寻求高等教育的权利。

  但问题是,在希拉里和戴秉国共进晚餐并交谈期间,陈光诚本人正经历各种思想斗争。

   陈光诚5月2日晚至3日通过“推特”或接受外媒电话采访等表达对自己安全的担忧,这一点令美国外交官大为吃惊。希拉里2日晚结束戴秉国晚宴回到酒店后几 分钟,美联社便公布一则对陈光诚的独家采访。陈光诚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愿意去美国。更甚的是,“陈光诚希望能够亲吻希拉里”的说法当时也被否认。

  美国官员在酒店将陈光诚欲赴美的新闻告知了希拉里。当时,美方感觉,来之不易的谈判成果(陈光诚在中国学习)似乎要付之东流了。

  但当时美国外交官公开否认陈光诚改变主意。更糟糕的是,美国外交官当天并没有留人在医院,所以,在陈光诚改变主意的想法曝光后,美外交官欲电话联系陈光诚,但无法接通。

  5月2日晚10点开始,美外交官每20分钟都会拨一次陈光诚的号码,但是一直没有接通。不过,当晚,陈光诚却想方设法和自己支持者取得联系,并接受了《新闻周刊》、路透社、《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采访。

   5月3日,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当美国外交官们意识到需要同中共重新就陈案谈判时,中共却没有心情参与。而且,当时希拉里也已开始脱身出席两国战略 与经济对话中和陈案无关的活动。在战略经济对话期间,戴秉国和希拉里所谈议题繁多而且紧要,比如叙利亚危机、伊朗和朝鲜核问题、南海争端等。但双方均未公 开提及陈光诚,公开场合,双方把持有度。

  当天中午午餐间息,希拉里将助手们叫到一起,授权坎贝尔重新向中方提出就陈案进行谈判的要求,希望此次谈判能够促成“陈光诚赴美”。但中共这一天拒绝就此配合。

  就在这天,陈光诚事件已经登上华盛顿各大网站报纸头条,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Mitt Romney)连番炮轰这一天是奥巴马政府“耻辱和黑暗之日”;陈光诚则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最具戏剧性的是,陈光诚5月3日直接连线美国国会听证会。

  5月3日晚上,希拉里及其整个外交谈判团队前往美国驻华大使馆,电联白宫。5月4日,希拉里告诉助手:“和戴(秉国)取得联系,我需要见他。”戴秉国同意和希拉里在当天一系列经济会议和合照结束后“重启陈案谈判”。

  据美方参加谈判的一位顾问回忆,为了引起中方的注意和警惕,希拉里甚至指出,陈案已经成为一次“政治马戏”,尤其是陈光诚5月3日在北京朝阳医院同美国国会直接连线表达个人诉求。中方听到后明显感到诧异。最终,戴秉国勉强同意就陈案继续谈判。

  当时,还有数小时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将闭幕,希拉里必须抓住时机最好能在闭幕前同中方敲定陈案谈判协议,否则两国关系不但受到影响,华盛顿方面也将爆发“政治灾难”,因为当时共和党方面正炮轰美国务院就中国人权问题支支吾吾,以及未能及时向陈光诚提供庇护等。

  幸好中共此时也急切希望解决陈案。在战经对话正式新闻发布会举行前几分钟,双方就陈案达成协议。希拉里在发布会上“首次公开提到”陈光诚名字。她略带神秘色彩地表示,在帮助陈光诚得到自己所期待的未来方面,(美国)已经取得进展。

  5月5日下午,希拉里结束北京访问,前往孟加拉国和印度访问。希拉里以素颜、黑框眼镜的“小清新”形象示人(如下图)。


  同时,远在华府的副总统拜登错将奥巴马称作“(希拉里)克林顿总统”,并开玩笑地称自己会在2016年参加总统选举,并挑选希拉里当竞选搭档。

  5月8日,希拉里结束访问回到华盛顿。据算,截止当日,希拉里国务卿已经在空中飞行778,157英里,造访过96个国家。

   美国国务院同僚将希拉里描述为一位能干的“实干家”和“务实派”的国务卿,是一位喜欢让某些事发生的人。但是,外交毕竟不是普通的人事交际,不总是符合 希拉里这样的人担当。而美国国内舆论则认为,希拉里还是一位不错的外交家,其支持率甚至超过奥巴马,高达60%左右。但是,多数美国人又难以说出希拉里作 为国务卿的“政绩”。不管是昔日的“第一夫人”、“总统候选人”,还是现在的国务卿职位,希拉里始终面临种种“两难境地”。例如,就陈光诚事件,如果希拉 里就人权问题的发声过高,她有可能被批:纵容狂热激进主义阻碍美国经济利益;如果在陈案中没能痛批中共,她就会被批“背叛”。

  5月19日,陈光诚携家人赴美,国务院通过发言人纽兰(Victoria Nuland)发布声明表示欢迎。白宫和国务院官员强调美中解决陈案的“合作性关系”。希拉里个人则没有公开表态。

   《外交政策》称,在人权领域的标志性人物和讲究务实的政客之间,希拉里斡旋也存在难度。不过,在不同时期,她斡旋的娴熟度则不同。希拉里5月5日说: “当我是美国第一夫人的时候,我畅所欲言,我的确是这样做的,不论结果好坏。但是,有些我所说的是战略性的,是我丈夫(时任克林顿总统)议程的一部分,也 有一些只是我心里所想所察以及个人的坚定信念而已。当我担任参议员时,我必须代表纽约人民表达诉求和利益,替他们倡导议题。所以,我感觉一直以来我所作所 为都是始终如一,但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处事策略,以达到我所寻求的目的。


来源:《外交政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