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7月8日星期日

中共高层释放政法改革“探气球”

【多维新闻】一般认为,自薄熙来王立军事件始,中共对政法系统尝试改革探索、政法委可能面临“削权”的传言便不胫而走。而近日声势颇隆的征象即为曾在六四前后担任中央政法委书记一职的“政治老人”乔石意外“出山”畅言民主与法治,并以司法部原副部长佘孟孝和人大常委原副秘书长刘政“读后感”附之。熟悉中共政情者皆明晰“政治老人”讲话和出书所把握的时机均有特定的意义,港媒文章更称,乔石之高调露面实为中共高层观察外间反应而有意释放的“探气球”。

2012年两会后,原本极有希望晋级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薄熙来因王立军案发而被免职,《纽约时报》3月29日的报道曾引述知情者的说法,称当时中共高层曾向包括乔石等在内的党内老人寻求支持,尽管现任中央政法委书记在对待薄的问题上有不同异见。

据称,薄案可能于十八大前最终定谳,在此之间一直备受关注的有关政法委的定位和功能的讨论亦可能对十八大后的中共高层人事布局产生影响。据信,中共十八大政治局常委的席位可能由目前的9席削减为7席,政法委书记的职能可能被重新弱化乃至分解。实际上,政法委的权力是否过大,是否有人利用扩大地方公安的力量以行使和军队相近的权力,公安部和国安部是否相互制衡等等讨论,均是能否促成此项变局的关注焦点。毕竟政法系统维稳伴随着社会矛盾的积聚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群体事件此起彼伏、诸如陈光诚等维权者遭地方打压等等一再猛烈冲击着政法部门的维稳角色,所谓创新社会管理职能究竟能否成为政法系统挽救自身窘境的“药剂”颇值得探索。

而曾身担中央政法委书记的乔石处此时刻“现身”前台,高谈民主与法治,其中深意不言自明。《南华早报·大中华闻摘》在6月27日《政法委书记的权力如何制衡?》一文中称,官方喉舌大张旗鼓为乔石新作《乔石谈民主与法制》造势,除证明“政治老人”的功绩和影响力犹存之外,更重要的功能是现任领导人利用“政治老人”的讲话为自己的政治目的“解画”。因为有些议题现任者不宜站出来直接表态,以政治老人的话作为“试探气球”,令现任者有回旋馀地。

追寻政法委机构的创设轨迹,可以看出该机构的历任负责人大多由主管情治的中共要员出任,如彭真、康生、汪东兴、乔石、任建新、罗干等。现任政法委书记是周永康,其成员则包括公安部长、国安部长、司法部长、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长、武警司令,以及解放军总政部负责人,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情报和维稳。

6月25日《法制日报》佘孟孝的“读后感”《记乔石同志在主管政法工作期间抓的若干大事》透露,关于政法委的功能(权力)中共内部有四种不同的看法:专政和执法机关;情报机关;协调信访和调解单位,缓解社会矛盾;宣传和教育单位。显然,前两种的定位具有实权,后两者只是务虚的协调。

乔石当时认为,政法委的最主要的职责是维稳。要维稳,就要四种功能(权力)的综合运用。可见,政法委今天的权力“膨胀”有其历史的根源。最明显的是,政法委书记利用公安系统掌控实权。

“南早”文章称,其实佘孟孝的“读后感”最叫人关注的是,乔石有关理顺政法委与政法各部门的关系论述。乔石明确表示“政法委不能代替和包办政法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各部门要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政法委应当求实务虚论大事,主要研究社会治安的现状、趋势与应对新情况的对策和部署”。

换言之,政法委书记应是务虚的,不能代替(或行使)公安部或国安部等具体职能部门的职责。这应该是现任中共高层让乔石传达的最主要的意思,也是乔石现在出书的主要目的吧?若如是,今后中共高层(政治局常委)人事安排中很可能就不需要单独一个人选负责政法体系,或者可以由他人(如人大委员长)兼任。

事实上,对于政法系统的整治早在薄王案件高潮期便开始酝酿了。从3月下旬至6月中旬,中央政法委组织6期培训班,对全国省、市、县三级3,300多名党委政法委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实现了政法委书记培训全覆盖。规模之大、培训人员之多在中央政法委历史上是空前的。而最近媒体曝光国内有9个公安厅长或异地调配或空降任命,亦将有利于政法委书记权力的削弱。


(穆尧 编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