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北京“下凹式”立交桥 城市规划的落败之笔

文章来源:

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下凹式立交桥也算北京一景。用专业人士的话来说,下凹式立交桥既符合北京的古城气质“恢弘好看”,另一方面也可以可以减缓桥身坡度,提高冰冻天气下车辆行驶的安全程度。当然“防旱不防涝”的城市规划思路,更是下凹式立交桥的始作俑者,但谁能料到,如今的北京早已旱涝并济,而下凹式立交桥也成了除藏污纳垢之外的另一杀手。当年为了气质“恢弘好看”的下凹式立交桥,在暴雨倾城的当下,让帝都北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不防涝”的规划思路,在下凹式立交桥的选址、设施安装、周边规划乃至整个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等方面,处处显露无遗。北京部分下凹式立交桥的选址存在积涝隐患。此次积水最深的广渠门桥、双营铁路桥和莲花桥的地理位置均不利于排水。

其中,发生小轿车司机溺亡的广渠门桥位于南护城河附近。当日由于河道水位过高,造成雨水管道满溢,下游排水不畅。随着雨水的不断进入,本应顺着管道排走的积水也流入地势较低的桥区,加重了积水程度。早期城市规划没有预料到,周边建筑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和如此大的规模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城市自身的天然排水循环遭到破坏,桥区也成为相对低地,下凹式结构成了天然的“聚水盆”。

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也体现了典型的“旱地思路”。北京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副处长徐咏梅对媒体称,北京雨水管渠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可承受暴雨强度出现的频率)一般地区是1-3年一遇,重要地区是3-5年一遇。中国的为何设计标准如此之低?据说,一方面是当时的财政力量不允许;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坚持高标准,地下空间也承受不住。

一个特大型城市的排水系统,其规划如不给将来的发展留足空间,就会留下很多隐患。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其主要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通常达到5到10年一遇的高度,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

1884年,东京建立了世界上较早的现代排水系统。如今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犹如迷宫般复杂:地下河深达60米,拥有超过1.5万公里长、直径在25厘米到8.5米的下水道。共83个泵站,近50万个检修孔。

然而,光靠改造管网和泵站,并不能彻底根治下凹式立交桥下积水的痼疾。因为,很多积水是“不请自来”的“客水”,是城市发展全面缺乏“排水意识”的产物。所谓“客水”,指的是某一排水设施设计流域以外的来水。以前,下凹式立交桥泵站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客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每个泵站实际负担的“客水” 越来越多。

比如某座立交桥附近,原先是荒地或公园,地面是可以渗水的,雨水就地渗入地下,不会流到立交桥下。后来开发了房地产,或是建设了广场,地面“硬化了”。这些地方的水就成了立交桥下的“不速之客”因此,治理下凹式立交桥下积水,光靠改造桥区排水设施远远不够。李艺强调,为了尽量减少客水“作乱”,应强制规定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自带相应的排水系统。

如何让城市的光鲜亮丽之下不再有一颗污浊之心?似乎正在成为城市管理者努力的方向。但如何脚踏实地,而不是纸上谈兵地走好每一步,在我看来,更该是执政者于细微处接地气之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