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8月23日星期四

谢国忠:房产税终将到来 因为政府需要这笔钱

有传言称,中国很快就会开征房产税。我怀疑会不会有这么快。但我相信这一天终将到来,因为政府需要这笔钱。

突然之间,房地产市场反弹又成为共识。这个市场在去年秋天出现回调,到今年5月和6月又开始反弹,到7月,几乎每个人都相信泡沫又重新出现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共识产生的同时,人们还在争论经济会硬着陆还是软着陆、股市也达到多年以来的低点、资本每年以占GDP7%的规模流出,同时人们对经济的乐观情绪也达到20年以来的低谷。既然如此,为什么房地产市场还能独自维持这样火热的状态?这听上去很荒谬,而且也确实如此。我认为,夏天结束前,市场的复苏就将坚持不下去了,很快,人们就会为没有利用夏天的机会卖出他们空置的公寓而懊悔。我相信中国有超过2000万套空置的房产。

我去年的时候就预测了这样的"死猫反弹"(dead cat bounce)。现在来澄清一下我曾对房地产市场下的结论,我预计这个市场将在2012年开始下滑并且持续多年,同时伴有一些死猫式的反弹。我2006年开始表示担心全国范围内的房产泡沫,但从没说过这个市场会在短期内下滑。我反复地撰文来区分讨论泡沫和预测拐点这两件事。两年前,我倾向于认为2013年会成为拐点。我去年改变了主意,并预测市场将在2012年开始下滑。

在谈论全国性的泡沫之前,我在2004年先讨论了上海的房地产泡沫。2004年10月,我曾在凤凰卫视上预测上海的房地产市场将在6个月之内下跌。上海的市场在2005年5月达到顶峰,到2006年年底,它下滑了近40%,当然,这并没有表现在官方的数据里。我这样预测,是因为上海市场很依赖美元流动性。美联储当时正准备提高利率,而这会刺破泡沫。上海从2007年开始恢复,成为了全国趋势的一部分,即上海像其他城市一样被国内的流动性所刺激。

很多人捏造了我多年前就曾预测房价下跌的说法。这是完全错误的。值得庆幸的是,我所有的预测都写在公开发表的文章里了。

中国大多数反常的经济行为都是由政府急切地寻求财政收入所推动的。迅速增加的政府收入刺激政府扩张,而这又反过来要求政府获得更多的收入来维持其运行。

房产税的问题,还是取决于它是会增加还是减少政府的总收入。当房地产市场火爆时,加在开发商身上的土地出让税费、房地产交易税以及所得税都是可观的。这些税收收入占到许多地方政府收入的一半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引入房产税可能会杀死这只下金蛋的鹅。房产税的到来,意味着泡沫已经消失而且人们也不再期待它重新出现。

过去三个月出现的死猫反弹肯定给了很多人泡沫又重新生成的希望。因此,相关的政府机构不希望因为谈论房产税而打击市场的乐观情绪。只有当这种希望也最终破灭时,房产税才会被正式推出。

去年,土地出让收入占GDP的6%,而新建商品房的销售收入占GDP的15%。房屋的建筑成本大约是销售价格的四分之一。剩下的,最终以税收或土地出让所得的形式进入了政府的腰包。因此,政府从房地产行业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约占GDP的12%。在泡沫被刺破之后,让我们就认为这个数值下降了三分之二。这三分之二可能就被转移到房产税上。在目前的价格上,住宅存量相当于GDP的250%。这意味着房产税可能占到GDP的3.2%。

但是,由于泡沫被刺破,价格将下降,这些住宅的价值可能下降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这可能意味着政府将征收更高的房产税税率。目前房屋的租金回报率约为3%。引入房产税可能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降,这就需要用更多的房产税来保证财政收入。从本质上讲,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要维持政府收入,必要的房产税税率可能达到7%。

推动中国经济政策出台的主要力量是如何将政府的收入最大化,但这个力量正在将自己燃尽。只有当来自社会的回推力足够强大时,才能带来改变。在这个拐点到来之前,经济很难恢复。

中国经济的包袱是政府和国有企业支出的低效率。过去几十年里强劲的出口掩盖了这个问题。但随着中国耗尽剩余劳动力,且西方经济下滑,出口已经不能再掩盖这样的低效率了。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向经济征税的工具。尽管泡沫破灭了,但政府对金钱的渴望仍不灭。它将尝试其他的方法,例如房产税,来提高收入,而这将进一步抑制经济。只有当某种力量出现,来改变政府的行为时,这种让经济下行的恶性循环才会达到一个合乎逻辑的终结点。(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来源:中财网

纽约时报:薄熙来已经投降了

谷开来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刑罚,完全在关注此案的人的意料之中。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新华社先前披露的庭审情节,让人们可以不费周折地推测出谷开来案在司法程序上的这个结局。

当 然,人们与其说是关心谷开来案在司法程序上的结局,不如说是通过此案更关心谷开来的丈夫——薄熙来本人在中国政治过程中的结局。这后一个结局,从目前剧情 看,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不过,依据当代中国政治的演化及其已有的前例可以断定,谷开来案的审结,已经为薄熙来的政治棺木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在棺木内的狭 小空间,靠垂死的蹬踹而“翻板”者,即便在潮流难测、昨是今非的中国政治史上,也并不多见。除非出现政治奇迹,否则,薄熙来及其同道者、同气者、同声者乃 至同情者,都难以拔出这颗以“法制”名义砸下的重钉。

薄熙来尝言,谷开来懂法律,为其在重庆展开的“打黑”行动提供过“有益”的建议; 不仅如此,为了薄熙来的事业,谷开来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事业。依据往昔薄熙来的这些话,再根据现今谷开来案的判决结果,人们也许真的搞不明白究竟是谷开来为 薄熙来牺牲了律师事业,还是薄熙来为谷开来牺牲了政治前途。

实际上,谷开来案的结局,就已经是这出万众瞩目的大戏的结尾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谷开来案的庭审还是判决的相关消息,都没有出现“薄熙来”三个字。这可能是在暗示人们,薄熙来与其妻所为的刑事案件没有牵连。

由此,以什么名义来堵死薄熙来的政治前路呢?根据薄熙来在重庆的接替者张德江于重庆党代会关于“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家属”的言论推测,“没有管好自己的家属”的错误,以及由此“给党和国家造成的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至少可以作为薄熙来政治生涯终结的形式要件之一。

相 比较而言,在“没有管好自己的家属”与其他“违法乱纪”的腐败行为之间,以前者的名义终结政治生涯,无论对薄熙来本人,还是对其存活的政治制度来说,都是 伤害最小化的一个处理方式。这样的处理方式,虽然会衍生出“管好自己的家属”是否为“领导干部”的必备要件、“没有管好自己的家属”是否为“领导干部”必 须终结自己政治生涯的必要条件等问题,但毕竟可以减少其由“腐败”名义落马而生发出的一些制度性诘问。

问题在于,薄熙来与其政治生涯所 关联制度的联系如此之紧密,以致于任何对制度的“减灾”努力,同时也会减轻薄熙来个人政治行为——不论是“没有管好家属”还是“腐败”——的危害性,进而 减轻其政治责任。而减轻薄熙来的政治责任,则无疑又为其起死回生留下了活路。因此,人们看到的谷开来案的审判,其实只是薄熙来政治棺木上的一颗明钉,而粘 死棺木盖板的“暗胶”实则应为对其腐败的实质性调查,不论这种调查的结果最终是否公布。

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什么与谷开来谋杀案没有关系的大连实德的徐明仍处于非自由状态。

无论如何,今年以来,与薄熙来相关的诸多事件,已然对现行政治制度形成了或明或暗的严重损害。这种损害,还不限于人们表面所见。

说 到底,薄熙来在上述两案发生前的系列政治行为,已经对在后毛泽东时代形成的中共最高层权力交接的惯例形成了致命威胁。薄熙来那些明显带有竞争性的政治行 为,已经成为权力交接有序性的最大解构性因素。而这种解构性因素之所以难被破解,则正是因为薄熙来异于中共权力核心而自主展开的“唱红打黑”等政治行动方 面的动机、创意、目的和措施,都与现行体制有着难分彼此的兼容性和一体性。这种兼容性和一体性,在相当程度上确保了“唱红打黑”在政治上的合法性和安全 性,确立了“唱红打黑”在意识形态上的正统性和正确性。

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共最高权力交接的相对有序性,是尚没有经过公开政治竞争程序所 形成的秩序。这种秩序的易碎性,极易为薄熙来似的政治竞争行为所显露。非依制度所形成的秩序,由于缺乏制度所具有的公开、确定的属性,所以,基本不具备程 序化的定纷止争功能。在这种秩序之下,权力转交给谁,谁来接掌权力,都缺乏明确的标准以及衡量这种标准的操作程序与办法。在某种程度上讲,出身政治世家的 薄熙来谙熟这种秩序的各个环节,在现行政治制度所允许的最大范围内,以其特立独行的方式,在权力交接的制度空挡处打进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楔子。

这种政治竞争的姿态,不啻向现行的权力交接秩序扔出了白手套。但是,谷开来案和王立军案的出现,令薄熙来就如同是扔出了白手套的挑战者,还未及与决斗的另一方对剑,就已经因自身肌肉的溃腐而输掉了决斗。

薄熙来输了,但其扔出的白手套仍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慕容雪村:与高衙内通信




衙内足下钧鉴:

你来信说2011年的中国难以理解,我也有同样的困惑。从表面上看,2011年的中国与你的中国有巨大差异,但深究到某些细节,你会发现,2011年的中国依然还是你的中国。

在 你的时代,当个衙内很幸福,可以在大街上随便纠缠姑娘,可以四处饮酒作乐,花销全签在你爹的账上,你喜欢林冲娘子,就把她丈夫送去劳改,这事有点过分,你 自己也承认,但自千年后观之,这一切似乎也可以理解,你是一个荷尔蒙充沛的年轻人,春夜寂寞难耐,手里又没有车模和女明星的照片,有火无处发,其憋得何如 啊。你爱上了有夫之妇,却不知该怎样当一个成功的小三,你的时代也不允许自由恋爱,姑娘们捂得那个严实如同阿拉伯人,看不到玉腿,也看不到事业线,其郁闷 何及啊。高雅如你,一定也不喜欢去天上人间找李师师,于是脑门一热稀里糊涂就动用了你爹的权力。哦,忘了说了,上文中的“天上人间”其实就是你们的“教 坊”,只不过装修更豪华、设施更完备,姑娘们个个都比林冲娘子漂亮,而且她们每天都洗澡,据说还会许多绝活儿,制服诱惑、冰火九重天之类,这些词我就不解 释了,主要是怕你悲伤逆流成河。

但我还是要说,你out了,用2011年的标准,你简直不像个衙内,你不当少将,不当督抚,不开公司,不 炒地皮,连宝马都没一辆,有时甚至还要挨打,当衙内当得如此悲摧,你呀你真是一朵奇葩。这种种迹象都表明,你确实不是高太尉亲生的,他当着那么大的干部, 儿子泡个妞还这么艰难,妈逼的这还是不是老赵家的天下?太尉太尉,太个球的尉。你曾经那么拉风,可在2011年,新出的李衙内、王衙内个个比你拉风,人家 街头横行,人家功成名就,人家你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是不是该加强政治学习了?

你说想到2011年来体验一下现代生活,我必须提醒你, 来时千万别坐动车,如果实在要坐,那就挑个不打雷的日子,这一年的雷公在党性和人性之间失去了自我,专打不靠谱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雷,不管你信不信,反 正我是信了。如果你要住店,千万别住太便宜的,否则会被当成上访人员,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上访人员”,那就想想牛二和李逵。你很可能来不及换衣服,要是 有人问你“在拍什么电影”,你就说在拍《龙门飞甲》的第三集,《龙门飞饼》。2011年很热闹,但也很阴险,要是有人走过来说你中了大奖,你就说“去你妈 的”;要是有人打着十字旗找你募捐,你就说“滚你妈的”;要是有人问你知不知道什么是连锁销售和资本运作,你就说“操你妈的”;要是有人说你既有选举权又 有被选举权,你就把上面三句话连起来说一遍,要是有人因此要抓你,你就这样辩解:刚才那话是临时工说的。

如果你去山东,不管天气阴晴,请 戴上墨镜;如果你去甘肃,经过那条土路,请替我点一盏灯;如果你到了北京,会看到一栋裤衩似的建筑,别忘了掀开口罩朝它吐口唾沫;如果你有幸降落在朝鲜, 一定要先学会怎么装哭,哭不出来干嚎也行,最好能带上几斤辣椒,危机时刻可以拿来擦眼,重庆辣椒最好,那地方唱了整整一年的红歌,把青椒都唱红了。要是你 一不留神到了大洋彼岸,你有福了,你们衙内们都在那水深火热的人间地狱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奋勇花钱呢,你比他们更有资格从事这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不过最好 先去西太平洋大学买张文凭。

来到2011年,你一定会喜欢那个叫“电视”的东西,那上面有一些话你能听懂,另外一些你听不懂,听不懂就对 了。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吃爆米花,但千万别喝牛奶,我是说任何一种牛奶,因为2011年的牛都是道德沦丧的牛,世风日下,牛心不古啊。2011年的菜比宋朝 好吃,但最好别放油,因为黑心骗子往油里掺加了太多中国国情,你们宋朝土鳖不一定喝得惯。2011年还有一种叫“网络”的东西,如果你想发言,请按照有关 部门的有关法律登记真名,如果你不记得自己叫什么,那就这么写:我爸是高俅,我家住在东京汴梁五岳山小区四期101号B1,欢迎投资,谢绝跨省。

你 来到2011年,会有许多生意人拉你入股,记住别跟他们客气,他们看中的不是你本人,而是你爹手中的权力,这玩意儿本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对吧,怎么能拿 来做交易?不管开价五百万还是五千万,理都别理,少于两个亿甭跟丫废话。姑娘们也会排着队等你临幸,记住一定要找个没上过征婚节目的;如果都上过征婚节 目,那就找个没整过容的;如果都整过容,那就找个有内涵、懂黑格尔哲学的;如果都有内涵,都懂黑格尔哲学,那就找个胸脯大的,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找那个开玛 莎拉蒂的,她自己的麻烦已经够多了。

如果你爹的权力不再有效,你的现代生活将无比艰难,我不知道你有多少银子,但肯定不够买一套房子的。 你可能需要一份工作,但我真不知道你能干什么,进公司吧,你没那个学历,扛麻袋吧,你没那个体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网回帖,这事不需学历,不需体力,甚至 不需要智力,发一条赚五毛,舒坦,省心,酷。如果连这都干不了,那就只能去当作家了,拿个碗坐在天桥上,说这个世界不符合你的梦想,希望好心人施舍你一张 回宋朝的车票。干这活儿容易招狗咬,被咬之后请注意风度,千万不能与之对咬,否则动物保护主义者会说你没有人性。

这生涯看起来不怎么诗 意,希望你不要因此而沮丧,因为在2011年,有千千万万人正过着同样艰难的生活,他们在工地上,在山野间,他们流汗,他们流泪,他们躲猫猫,他们俯卧 撑,他们打酱油,他们把汽油浇在身上,把自己烧成一辆铲车。这千千万万种艰难和天价茅台、奢华吊灯构成一副色彩斑斓的长卷,而这就是真正的中国,真正的 2011,也是你一直向往的“现代生活”。在这真实的人间,生活不总是幸福,世界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但还是有许多温暖之物正在散发光辉。在这一年行将 结束的时候,人们说,世界即将毁灭,天才和恶魔都已上船,但我还是希望末日能够晚几年再来,因为人类还有希望,文明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我 的朋友,愿你的2011幸福美满,愿你的2012也同样幸福,同样美满。此时天地冰封,许多不搞,有人悲观失望,有人忧伤叹息,但请相信,当我们捱过最冷 的日子,春花就会在人间次第绽放。如果你觉得斯世没什么可以相信,那就相信人心未冷,如果你觉得斯世没什么值得关心,那就关心自己、关心明天。这是微妙而 艰难的时刻,但我们正在一点点变好。

                                                                   后学慕容雪村谨启

又及:听说陶渊明也要来,请转告他:桃花源景区的旅游纪念品不能买,全是假货;他最爱的南山已经被拆迁队刨平了,听说要盖豪华别墅。还有,到了2011,一定不能说自己喜欢菊花,否则会被当成变态。

加拿大油气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产业前景展望

据美国《油气杂志》(OGJ)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1月,加拿大拥有探明石油储量1788亿桶,仅次于沙特阿拉伯位居全球第二的位置。占西半球石油总储量53%,约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13.3%。(沙特264,加拿大178,伊朗136,伊拉克115,科威特102,委内瑞拉99,阿联酋92,俄罗斯60,利比亚44,尼日利亚36,哈萨克斯坦30,美国21。单位:十亿桶)。其中仅有50-60亿桶为常规储量,主要位于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及纽芬兰-拉布拉多省海上地区。这些储量的绝大多数(超过95%以上)是位于该国阿尔伯特省的油砂储藏。该地是世界最大的油砂储藏地,几乎占全球探明油砂总储量的80%。使用现有技术,可以提取1730亿桶原油,按2007年加拿大油砂合成原油及沥青油总产量4.38亿桶(加拿大石油生产商协会CAPP统计数据)计算,其油砂资源可开采395年,如果将这些储量都加以应用,这些油砂可以满足加拿大未来250年内对石油产品的消费需求。由于油砂在抽提和加工方面比常规原油要难得多,因此这种包括油砂在内的探明石油储量数据受到了争议。

 

 2005年加拿大石油产量(包括所有的液体产品)达到310万桶/天,而当年该国的石油消费量为230万桶/天。由于新油砂项目和海洋油田的陆续投产弥补了西部省份老化油田的减产,自1999年起加拿大的石油产量出现稳步增长。据分析师们预测未来几年加拿大的油砂产量将出现显著增长,这将弥补该国常规原油产量的下降。

  加拿大原油出口总量的99%以上是出口至美国。2005年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原油量达到160万桶/天,成为美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同时2005年加拿大还向美国出口约52万桶/天的成品油。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石油主要流向美国中西部地区,有少量流向洛基山脉和东海岸地区。

  部门组织

  加拿大的石油工业已私有化,近年来该国的石油工业在已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整合。加拿大最大的综合油气生产商是帝国石油公司,该公司的绝大部分股权由埃克森美孚公司持有。2002年,阿尔伯特能源(Alberta Energy)公司和泛加拿大能源(PanCanadian Energy)公司合并创建了EnCana公司,成为加拿大最大的独立油气上游领域生产商。加拿大其它主要的石油生产商包括塔利斯曼能源(Talisman Energy)公司、Suncor、EOG Resources、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公司和阿帕奇加拿大(Apache Canada)公司。美国公司在加拿大石油工业占据了相当大的规模。

  加拿大政府在1975年成立了Petro-Canada公司,当时的目的是为降低美国公司在加拿大石油工业的统治地位。Petro-Canada在成立之初从加拿大政府手中接受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不过后来评论家们指责Petro-Canada在配置这些资源时的低效以及干涉私人公司的业务。1991年,加拿大政府开始对Petro-Canada进行私有化改革,2004年底,加拿大政府出售了其在该公司中剩余20%的股权。

  石油勘探和开采

  加拿大的石油产量主要来自三个不同地方:西加拿大沉积盆地、阿尔伯特省北部的油砂储藏和海洋油田。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WCSB)

  WCSB是过去60年中加拿大主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并使加拿大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的石油产量稳步增加,成为最重要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之一。该盆地大部分位于阿尔伯特省,部分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萨斯喀彻温省、马尼托巴省和西北地区。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大部分油田日趋老化,因此该盆地的常规石油产量呈现逐步下降的状况。业内分析师们预测油砂将完全替代常规原油作为未来西加拿大石油生产的重点。

  油砂

  油砂中包含有沥青,一种重质粘稠的石油。当前从地底抽取沥青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地表开采,另一种是就地开采。其中地表开采采用了常规的采矿技术,对于抽取临近地表的油砂储藏非常有效。然而加拿大估计油砂储量的大多数(约80%)位于地下深处,无法使用地表开采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就地开采,这种方法可以开采地下较深处的油砂储藏。就地开采法使用蒸汽分离被砂土包裹的沥青,并将沥青提升至临近地表的收集池。截止目前,加拿大油砂开采商对这两种方法的青睐程度几乎一样,但是未来的开采似乎会倾向于使用就地开采法。一旦沥青抽提出来了,油砂开采商必须向沥青中加入较为轻质的石油以保证其在管道内的流动性。然后沥青就输送至油品改质装置加工成合成原油。当前一些油砂项目已集成了沥青改质装置,而另一些油砂项目必须将沥青产品输送至另外的改质装置。

  位于阿尔伯特省北部的Athabasca油砂储藏是全球最大的油砂储藏之一。此外在加拿大北冰洋的Melville岛也拥有相当规模的油砂储藏,在阿尔伯特省北部靠近Cold Lake和Peace River还有两处较小的油砂储藏。

  在Athabasca地区的所有大型油砂项目均利用地表开采方式。由加拿大油砂有限公司运营的Syncrude项目在2004年时的油砂产量达到28万桶/天。Suncor公司的油砂项目的总产能为28万桶/天,不过2005年发生的火灾导致公司的油砂产量下降,2005年的平均产量下降至17.1万桶/天。由壳牌加拿大公司运营的Athabasca油砂项目(AOSP)自2002年起开始投产,当前的产能为15.5万桶/天。

  Athabasca地区采用就地开采方式的油砂项目在规模上均小于采用地表开采方式的项目。2004年,Suncor开始运营其Firebag油砂项目,该项目采用相对先进的就地开采技术蒸汽辅助重力驱动生产法(SAGD)。2005年Firebag油砂项目的产能达到3.5万桶/天。其它采用SAGD技术的油砂项目包括Petro-Canada公司的MacKay River油砂项目(3万桶/天)和Dover项目(1400桶/天);EnCana公司的Foster Creek项目(4万桶/天)和Christina Lake项目(1万桶/天);Nexen公司的Athabasca项目(1300桶/天)和Long Lake项目(2500桶/天)。Petro-Canada公司的Dover项目还包含了一个试验项目,该项目采用一种叫做蒸汽抽提(VAPEX)的新型就地开采技术。VAPEX使用溶剂如丁烷而不是水蒸汽去抽提沥青,该技术可以显著节省生产成本。

  Athabasca地区还有众多的油砂项目正在进行扩能,大多数项目预计在2006?2007年投产,这些项目包括康菲公司的Surmount油砂项目(2.5万桶/天)和道达尔公司的Joslyn项目(1万桶/天)。Petro-Canada公司5万桶/天的Fort Hills油砂项目计划在2009年投产。2005年2月,加拿大自然资源有限公司(CNRL)决定继续推进投资达110亿美元的Horizon油砂项目,该项目预计到2012年投产,届时的产能将达到21.2万桶/天。

  除了Athabasca地区,加拿大最大的油砂项目就是帝国石油公司的Cold Lake项目,该项目采用的是就地开采方式,设计产能为14万桶/天。同样在Cold Lake地区,CNRL运营着5万桶/天的Primrose油砂项目,而赫斯基能源公司计划在2006年将其3万桶/天的Tucker油砂项目投入生产。在Peace River地区,壳牌加拿大运营着Cadotte Lake油砂项目(1.1万桶/天)。

  尽管加拿大油砂项目的开发前景非常鼓舞人心,但仍然困难重重。第一个困难是油砂生产合成原油的成本较高,据分析师们预测来自油砂的合成原油只有在油价达到3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才是经济可行的。不过未来随着油砂技术的进步应该会降低油砂合成原油的生产成本,到时只要油价维持在较高水平,油砂项目就有利可图。第二个困难是油砂工业对水和天然气需求量非常大,这两者在从油砂中抽提出沥青以及将沥青改质成合成油过程中都是必须的,因此天然气价格的增加以及天然气供应的减少对油砂工业的影响都非常大。第三个困难是油砂项目的兴起使得阿尔伯特省石油业劳工缺乏,这促使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建设项目的延期。

  尽管困难重重,但众多全球石油市场分析师估计加拿大油砂将日益成为全球石油供应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估计到2025年加拿大来自油砂项目的合成原油产量将达到350万桶/天。

  海洋油田

  加拿大在其大西洋沿岸拥有三个石油项目,均位于Jeanne d’Arc盆地。这三个石油项目分别是Hibernia油田、Terra Nova油田和White Rose油田。其中Hibernia油田发现于1979年,2004年时的石油产量为20.4万桶/天。Terra Nova油田于2002年开始生产石油,2004年的石油产量为11万桶/天。2005年6月,Terra Nova油田的大股东Petro-Canada向管理层提出,同意其将油田的生产扩大至Far East,这样的话将新增4000万桶可开采石油储量。White Rose油田是在2005年底投产,作业者是赫斯基能源公司,该油田的最终产量将达到9万桶/天。

  加拿大同时还在Orphan海洋盆地进行勘探作业,该盆地位于Jeanne d’Arc盆地北边的深水区域。不过大西洋油田的作业者必须面对严峻的自然条件,包括风大浪急的海面、季节性的冰山和极端的温度。这些因素增加了该地区石油开采的难度和成本。

  业内专家相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大平洋沿岸也含有大量的石油储量。然而由于联邦政府禁止在太平洋进行海洋石油勘探及开采活动,因此加拿大太平洋沿岸至今没有进行石油开采。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一直在游说联邦政府废除该禁令,希望能在2010年开始生产石油。

  管线系统

  国内管线系统

  加拿大国内拥有广阔的石油管线系统,将西加拿大的石油输送至国内其它地区和美国市场。加拿大有两大石油管道公司:Enbridge Pipelines公司和Kinder Morgan Canada公司(先前的Terasen公司)。其中Enbridge公司运营着长达9000英里的管线和终端,将来自阿尔伯特省埃德蒙顿的石油输送至加拿大东部和美国的大湖地区。Kinder Morgan运营着Trans Mountain Pipe Line (TMPL),该管线主要将来自于阿尔伯特省西部的石油输送至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地区的炼油厂和石油终端。

  阿尔伯特油砂工业的扩能已经促使加拿大必须新建几条管线来运输沥青和合成原油至埃德蒙顿地区的下游设施。1999年,Enbridge建成长达920英里,设计输送能力为57万桶/天的Athabasca管线,该管线连接了Suncor公司的油砂田至Enbridge位于阿尔伯特省Hardisty的终端。Kinder Morgan公司运营着一条长达280英里,设计输送能力为26万桶/天的Corridor管线,该管线连接了临近Muskag River油砂矿区至阿尔伯特省Scotford的壳牌炼油厂。2005年8月,Kinder Morgan开始进行前期的工程准备工作计划在2009年前对Corridor系统进行加倍扩能。

  出口管线系统

  加拿大有大量的石油管线连接至美国。Enbridge公司运营着连接加拿大主要城市和美国芝加哥之间的石油管线。同时Enbridge还运营着Spearhead石油管线,该管线长达650英里,设计输送能力为30万桶/天,将原油从俄克拉荷马的Cushing输送至芝加哥。Enbridge在2004年底获得管理机构的同意,计划将该管线进行反输,这样的话可以允许将加拿大的石油更加深入地出口至美国市场。Kinder Morgan通过扩展的TMPL管线已可以将加拿大石油输送至华盛顿北部。该公司同时还运营着Express管线,该管线长达790英里,设计输送能力为17万桶/天,连接阿尔伯特省Hardisty至美国怀俄明州的Casper;然后从Casper起公司还运营着一条长达930英里,设计输送能力为12万桶/天的Platte管线,将石油输送至伊利诺斯州的Wood River。

  Enbridge已经得到管理层的同意,计划新建一条从加拿大埃德蒙顿至Kitimat或Prince Rupert的Ga eway输油管线,该管线长达720英里,设计输送能力为40万桶/天。Kitimat和Prince Rupert均是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深水港口,均有能力支持超级油轮(VLCC)的进出港。Gateway管线的建设将方便向亚洲和加利福尼亚出口油砂。Enbridge宣布将于2009年完成这条投资达20亿美元的输油管线建设。2005年4月,中石油已承诺购买这条管线至少一半的输送能力。此外,Kinder Morgan已讨论计划准备新建一条同样的管线以及对TMPL进行扩能。

  炼油工业现状

  据OGJ统计,截止2006年1月,加拿大拥有200万桶/天的原油加工能力。由于阿尔伯特省占据了加拿大大部分的原油产量,因此加拿大的炼油产能也主要集中在该省。据悉阿尔伯特省共有四家炼油厂,总炼油能力为447400桶/天。而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合计拥有八家炼油厂。据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加拿大最大的炼油厂是Irving石油公司位于New Brunswick的28万桶/天加工量的St. John炼油厂。

  天然气工业现状

  据OGJ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1月,加拿大拥有探明天然气储量56.6万亿立方英尺(Tcf)。2003年加拿大的天然气产量为6.5Tcf,同年天然气消费量为3.2Tcf。加拿大是美国主要的天然气来源国之一。2005年前11个月共计向美国出口约3.9Tcf的天然气,约占期间美国天然气进口量的85%。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天然气主要通过管线输送。

 天然气勘探和开采

  同石油工业一样,加拿大的天然气生产主要集中在WCSB,特别是阿尔伯特省。即便在WCSB已发现了一些新的常规天然气储藏,但众多分析师预测在WCSB的常规天然气产量已达到顶峰。加拿大未来新增天然气产量应该来自煤层气储藏、北极圈天然气储藏、Deep Basin区域以及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天然气田。

  西加拿大沉积盆地(WCSB)

  WCSB包括该盆地大部分位于阿尔伯特省,部分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萨斯喀彻温省、马尼托巴省和西北地区。WCSB的天然气产量在1990年代出现快速增长,在十年间增长超过60%。2004年该地区的产量水平达到166亿立方英尺/天,其中约80%来自于阿尔伯特省。近年来北美天然气价格的居高不下已刺激了WCSB地区的天然气钻井活性。

  WCSB地区的天然气生产已开始从阿尔伯特省转向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发现的天然气储藏。2004年该省的天然气产量已从1996年时的19亿立方英尺/天上升至约26亿立方英尺/天。WCSB地区的萨斯喀彻温省、马尼托巴省和西北地区也生产少量的天然气。

  Deep Basin是潜在的弥补WCSB地区天然气产量下降的地区之一。据业内分析师们估计Deep Basin至少拥有15Tcf的可开采天然气储藏。2005年底,壳牌加拿大公司位于Tay River的天然气田投产,产量为5000万立方英尺/天。

廉价石油的时代不会结束
2011-06-07 11:45  Admin5 网友评论

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石油储备可以维持65~70年,而全球的其他国家也都在努力发展可替代能源技术,我们总有一天会发展出可替代能源技术,供给和需求层面都表明廉价石油的时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结束

孙卓

日报:请各位先就全球能源目前的总体前景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佩基:我想先说一下目前美中两国国内能源生产方面的趋势和未来前景。首先,如果政府的政策推进合理,并且私有投资随之到位的话,美中两国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可能会在中长期对全球能源价格产生潜在并且显著的影响。

美国占全球石油消费的22%,根据BP的预测,在近些年有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占全球石油消费的11%左右并且一直在显著增加,仅仅2009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就增加了6.7%。

在天然气市场方面,在2009年,美国消耗占全球份额的22%,中国占3%。

美国的天然气消耗量在近几年比较平缓,并且从中期看,因为新技术和政策等因素等会有所上升。中国的天然气消耗出现上升的趋势。大家可能都知道,天然气因为运输费用以及相关的技术方面的限制,所以以市场本地化为主要特点。毫无疑问,美国和中国是界定能源价格趋势的主角,分析人士都认为两国将代表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国,影响未来全球能源市场的方向。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此前做出的评论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面临的一些挑战。

王岐山副总理提出了中美贸易逆差以及日本和美国贸易逆差的五个不同点,以此来阐述双边关系的状态,他所说的每一点都同重要的政策以及贸易主张紧密相关,这也对界定两国在未来几年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关系有很大帮助。而中美两国的这些决策也将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王岐山副总理援引萨默斯的话说,日本的制造业技术同美国持平或者比美国更高,而中国的要比美国略为落后一些。这点揭示了为什么中国的公司前来美国,并对石油和天然气方面的投资感兴趣,这样的投资对双方来说都是绝好的机会。

另外,王岐山副总理还援引萨默斯的话说,日本的品牌在美国非常知名,比如尼桑(日产)和本田。在很多的领域,美中经济关系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品牌在美国能源市场的认知度非常有限。在美国非常常见的品牌通常是BP和壳牌,在美国从来没有看到过中国石油[10.71 0.09% 股吧]和中国石化[7.90 0.51% 股吧]的加油站。

另外,日本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没有得到认可——这是双边关系中一个有争议的地方。在这点上,双边政府都在能源问题上予以介入,而非常难以否认的事实是,美中两国在能源市场上的共同利益要远远大于分歧。

班克斯:2011年有关全球能源方面是由两起事件展开的,一起是日本的核泄漏,另一个是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动荡,这两起事件都对全球石油价格以及能源方面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

我首先谈一下日本核事故问题。毫无疑问,这起事件立即对全球寻求核能源以及能源安全的问题产生了更多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对他们的核项目的安全、监管等方面进行重新的审视,比如说欧盟各国能源部长都对各国的核反应堆进行了压力测试,包括美国和中国等很多国家都对本国的核设施进行了检查。

日本核事故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中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要大的多。原因在于,首先,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能源需求和环境上面临着很大挑战。IEA最新的估计显示全球电量在2011~2030年间会增长80%,而其中的80%都将来自发展中国家。

以中国为例,IEA预计中国的电量需求在2011~2020年间将增长8.5%左右,中东国家也将达到双位数,这些都是很惊人的数字,说明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将面临这样的能源需求增加的挑战。

再有,日本的地震也让很多发展中国家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核反应堆项目,从长期来看,发展中国家还是会把核电作为重要的电力能源来源。而目前发展中国家的核反应堆建设要远远领先于发达国家,大多数核反应堆的建设都在发展中国家发生。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核反应堆建设数目占全球核反应堆建设总数的75%左右,还有很多国家都有加强核反应堆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

如果核事件真正对全球核政策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因为核事件而把核能取消的话,如果工业国家将所有的核设施关闭的话,这将让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在2030年前增加6%左右,这将为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巨大的挑战。另外,在碳排放因素的方面也将为其他可替代资源,比如煤炭、天然气等带来很大压力。

史密斯:我想把注意力转回到中东和北非的政治动荡对全球能源和石油市场的影响上来。影响到底在哪里?

首先,全球能源和石油市场的生意照旧,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而受到严重冲击。全球石油市场的发展道路从未平坦过,包括之前2007年尼日利亚的国内冲突,以及BP深海漏油事件等,这些都被认为是对石油供给产生了严重影响的事件,但我认为这些事件都成为了一种“常事”。

首先我们必须要区分影响石油供给的范围和对价格能够产生多大的价格影响。比如说,利比亚的石油占全球产量的2%,那么如果这个产量被中断,全球价格应该如何调整,上调以保证不至于出现短缺的现象?我的研究发现有这样的一个“10倍理论”。

“10倍理论”指的是,全球石油价格的涨幅是占全球产量多少的10倍,也就是说,如果利比亚占全球产量的2%被中断,全球石油价格要增长21%才可以保证全球供给的正常,也就是说,要达到85~102美元。

再有,需求因素方面也会影响到价格。比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石油需求也有所下降,原油价格一度降到了2008年年底的每桶35美元,还是反映了那个10倍理论。

纵观未来,下一个需求方面的重要变动会来自于哪里?

瑞银总裁在今天早晨问了一个问题:中国经济会不会一直以10%的速度增长下去,尽管这已经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吃惊了,实际上,中国在石油需求上的增加更是难以预计,在过去的1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在2%~17%之间浮动,比任何其他石油主要消费国的变动都要大。所以,专家们都预计中国将是未来在能源需求方面变动最大的一个国家。而且,中国的需求也不仅仅是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同时还增加了其他不确定因素。

日报:纵观目前的全球能源市场我们会发现,全球能源价格的上涨对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看,中东以及北非的动荡将到底会对全球的能源供给产生多大的影响?

佩基:重要的是如何应对这些紧张的局势,市场方面的反应主要是各国政府如何回应这些事件。美国以及北约盟友的反应可能是一个主要的方面。有一个说法是,“石油的价格就像天气一样难以推测。”

史密斯:我认为这应该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影响来看。

从短期看,在过去的3个月中,全球石油价格有所上涨,但是长期的影响还很难确定,因为目前很多重要的产油国的表现还不是很“给力”。比如伊拉克,他们是有产油的潜力的,但因为战争等原因,从目前产油的结果来看,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利比亚也是,如果政权出现交替,石油产量也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日报:在中东局势波及到利比亚之后,作为重要的一个产油国,利比亚局势有什么担忧?

班克斯:现在重要问题是这些动荡的政治局势还要进行多久,这种动荡还要波及到哪些国家。

史密斯:我的观点仍然是,就市场来讲,这些事件并不会在长期范围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看看两伊战争、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等那些重大的事件,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件了,市场有对抗和回应这些政治事件的能力和经验。

日报:你刚才谈到了日本核事件的影响,我们对这起事件的影响有没有一个全面的评估?

班克斯:现在还很难做一个整体的评估,因为很多的工作仍在继续,而且目前情况还没有得到一个整体的控制。这起事件为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作了一个很好的提醒,敦促各国都应该加强在包括核电系统以及监测系统等方面的工作。

日报:那么,这起事件是否会在全球能源政策层面,比如说在核能源政策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班克斯:会的。目前欧洲很多国家有很多停止或者不考虑继续发展核电的计划。比如意大利在1990年停止使用核电发电,曾有一度他们想重新考虑再次使用核电发电,但最近这个想法还是被否决了,然后瑞士也终止了进一步发展核电的计划,最近,看来德国好像也想关闭目前还在运行的17个核电站,这将是很重要的决定,因为他们需要的能源不会减少,因此,他们可能要大量发展清洁能源。

佩基:我只想补充一点,就是全球核政策的回应肯定不会像全球石油价格市场对这些事件的回应那么快,在政策上的再平衡以及调整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日报:就能源价格,同其他国家相比,以及同美国国内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油价危机期间相比,现在的美国油价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史密斯:很好的问题。同欧洲的很多国家相比,因为欧洲国家在石油零售价格方面的高税额等因素,美国的价格还是没有欧洲高。同上世纪70、80年代比,排除通胀等因素,现在的油价其实还是没有当时高,并且现在到达的制高点也很难超越了。

佩基:这要从美国国内的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的供给来看,而且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也会有更多的可替代能源产生,也会对控制油价上涨有所帮助。

日报:在有问题产生的时候,我们总喜欢从政策的层面找原因。我想问一下有关美国能源政策的问题。首先是,美国是否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能源政策?

佩基: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奥巴马总统最近发表的一次有关美国能源安全未来的演讲,虽然这个演讲的相关细节还有很多争议,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美国的能源独立的概念。美国政府在能源政策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并且一直在进步。

班克斯:美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面的清洁能源以及环境变化的政策,但是单从清洁能源的层面看,美国的能源政策还是一直在推进的,在风力、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方面都在向一个全面的能源政策方向靠拢。

日报:约翰·亚当斯在两个世纪前说过,事实是固执的。我认为固执的事实却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现实和感知未来。想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便宜油价的时代是不是结束了,永远的结束了?

佩基:我还是认为科技的发展以及可替代能源的发展会在帮助控制油价的上涨上起到很大的影响。

史密斯:1971年,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文章是:廉价石油时代结束了;1994年,《财富》杂志的封面文章是: 廉价石油时代结束了;2年前,《经济学人》杂志的封面文章是:廉价石油时代结束了。所以我今天希望第一财经不要发表题为“廉价石油时代结束了”的文章。

目前无论从全球石油供给还是需求方面的变化都不意味着廉价石油时代的结束。沙特阿拉伯地区的石油储备可以维持65~70年,而全球的其他国家也都在努力发展可替代能源技术,我们总有一天会发展出可替代能源技术,供给和需求层面都表明廉价石油的时代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结束。

赵宗彪:我们距二次文革就一个小时



几年前看过一篇关于东德的文章,大意是,在柏林墙推倒之后,曾对一些士兵进行了审判,其中一个士兵因为枪杀企图越墙逃往西德的人士而被判有罪。原文找不到了,记得审判官说的的大意是,作为一个士兵,执行上级的指示并没有错,但是,法律之上,还有良知。你可以开枪,这是你的职责,但是,你可以将枪抬高一厘米,打不准他,这不是错,而是你的良知。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我们也有非常多同样的情况,事后会得到审判吗?在中国,会有士兵肯在举枪的时候,将准星抬高一厘米吗?在中国,如果有了这样的不愿抬高枪杆的士兵,事后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吗?

我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后,得出的结论是,三个都不会——我们的士兵不会有良心的不安,他们在瞄准时也不会抬高准星,他们的这些践踏良知的行为更不会受到审判。

得出这一结论,让自己非常沮丧。

但是,我清楚,这是中国的现实——我们的所有理想大厦,都必须建立在这样一个现实的土地之上。





这使我想起另一个问题:中国还会发生文革吗?如果发生,需要多少时间?

我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

一件是:我八十年代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曾有一段思想解放的美好时光。这时候,开一个本地文艺家的座谈会,来者都是本地最聪明的人,都在各个专业上有成就有地位者,会上,他们慷慨激昂,欢呼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革除旧习,以民主、自由、平等等普世价值来引领时代。我是会议的记录者,所以,他们的精辟言论,都记下了。但是,时隔不久,风向180度转弯,按照上面的指令,要开会肃清流毒。于是,同一拨人,又在同一个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几乎大家都坐原样的位置,我依然是记录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同样这批人,却能讲与上次意思完全相反的话,而且同样表现出慷慨激昂、出自肺腑。这些人,按照现在的说法,可都是社会精英啊。他们会上所说,同上次发言,观点完全相反,却是同一个思想敏捷、神志健全的成年人。会后,他们也没有表现出任何道义上的不适,照样谈笑风生,照样饮酒吹牛。

那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孔子老先生的话是多么苍凉与无奈:“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悲乎!

另一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上面号召在全国县处级干部中开展“三讲”教育(即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组建了巡视组,指导开展工作。我被抽调去从事这项工作,当了副组长,巡视9个行政单位。组长是一个老同志,身体非常好,冬天仍然坚持洗冷水澡。巡视组的工作,是听班子成员一一汇报,让他们对所有班子成员作出评价,查问题找原因,如实反映。然后找他们单位的相关人员核实,提出处理意见,报告上级。几个单位听下来,让我有毛骨悚然的感觉。一是各个单位里,看似风平浪静,却都是杀机重重:班子成员之间,正副职之间,上下级之间,下级之间,真是一个个都是乌眼鸡,恨不得将对方吃了。相互揭发之狠,上纲上线之高,相互都恨不能将对方致于死地,让我大开眼界。而我们的组长,因为经历过文革洗礼,对这一套非常熟悉,安之若素,在私下和我的交流中,颇有可以大干一番的豪情,让我有点发怵。后来,我因另有任务,提前离开了巡视组。幸亏后来上面没有将这一运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不了了之,否则,后果还真难以逆料呢——至少我相信,如果继续下去,开批斗会将充满火药味,而且马上拿起武器投入战斗的人,也不在少数。而现在的战斗,再也不会象文革那样“文斗”了,只有武斗,只会更狠,更斩草除根。





现在的中国,文革随时随地都会发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情况,事实上比现在好多了。现在官民对立比当年严重,贫富不均比当年更加加剧,政府的信任度已经低到没有多少人相信政府的承诺和所有的辩解的地步,流动人口或失业者比当年更加众多,民意中的暴戾之气也比当年旺盛。这几年,我们社会上发生文革的气氛根本没有消除,而是越积越多。官场上,只要看看各地对唱红歌的趋之若鹜,就可从中看出一些端倪。社会上,只要看看网络上有多少暴力语言,就会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





一个社会,起关键作用的,是三种人:官员(有权)、知识分子(有智)、商人(有钱)。

官员中,对文革有切肤之痛的人,在权利面对,未必会反对文革。没有经历文革的人,因为对文革的不了解,常常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我在八九十年代的经历,让我相信,一旦文革发动起来,官员中积极参与的,至少占半数以上。而知识分子,更让人心寒,大多是骑墙派,几乎绝大多数都会“积极参加”。

对文革,知识分子里,除了巴金、冰心等老作家作过真心的忏悔,更多的,都是以无辜者的面孔出现。我所知者,浩然一直认为自己是功臣,刘绍棠则认为挨打是应该。哪怕如梁晓声这样经历过文革苦难的人,也在为文革中知青运动高呼“青春无悔”。原来以为张艺谋是一个有点国际视野有点良知艺术家,不料,作品每况愈下,也不过是一个见利忘义之人。不过,想想居然有100个知名的作家,能堂而皇之地为那篇扼杀艺术的讲话做帮闲,我们还能说什么呢?他们可都是中国作家的主流,都是当朝当红的精英人士!“四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喜乎?悲乎?

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些大艺术家们。齐白石、徐悲鸿运气好,去世早。除了林风眠先生,其他的大师如李可染、傅抱石、黄胄、石鲁、黎雄才、关山月……哪一个不是在饿殍遍野的时候、在一片哀鸿中讴歌盛世的?真是“画家争夸黄河清,意在歌颂毛圣人”。如果说,在当时强作欢颜还情有可原,那么,等到文革结束,他们中有谁曾对自己的颂圣行为忏悔呢?可有谁曾想将功补过再作《三年大饥荒》、《饿殍万里图》、《文革武斗惨状图》呢?至少,我没有看到过听说过。他们都说自己是受害人。

商人呢?只要不要搞到自己头上,是不愿去理会法治还是人治的,在当下,谁不知只有官商勾结才能赚大钱,谁不希望头上弄个红顶戴戴?巴结官员都来不及呢。只是聪明一点的有钱人,早就办好外国护照了,是法律上的外国了,但是,人还在,心还在,依旧在赚中国人的钱。他们当然怕文革,但是,他们有了后路,也就无所谓了。





我们离上一场文革有多远?

从时间上说,如果从开始的1966年算起,有46年,如果从结束的1978年算,也有30多年了,但是,文革的思想思维依然,我们并没有清算过,从社会文化上说,我们还没有走出文革。看看现在到处依然红歌嘹亮的场面,就不会觉得奇怪。我以为,我们全社会离上一场文革的心理距离,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如果要发生文革,只要中央有一声号令即可做到。上一场文革,从《人民日报》发社论《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到全面发动,因为传播问题,还有一个时间跨度。现在传媒发达了,只要领导人在中央台作个直播讲话,全国所有的省市县电视、广播电台都会同步直播,全国除了港澳台就可以实现全覆盖。讲话一般为30分钟。我估计,待讲话一结束,不用号召,肯定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从开始讲话,到全面发动,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当然,发出这样的号召完全不必用文革的词句,但可用文革之精神,即以一个神圣的名义,从内部寻找敌人,挑起国民的内斗,统治者从中渔利:如惩治卖国贼一个不留,如消灭贪官腐吏绝不手软,如打倒不法奸商大快人心,如为富不仁天理难容,如破坏环境天诛地灭,如误人子弟教师可杀、医生害人不打如何平民愤……不论提出哪一条,都足以点燃全体民众心中的怒火,都足以让全国人民热血沸腾,觉得自己真理在手,只待缚住苍龙矣!





当然,这一小时里,会有少数人抵制。但是,只要是上面有“诏书”,有“圣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到处都是,这些敢于抵制的少数人(不会超过1%)要么默不作声,要么在24小时里就消失了。企望有能够抬高一厘米准星的人吗?对不起,据我所知,没有。如果有,可能已经被同伴打死了。

这一小时过后的23小时里,全国会进入狂欢状态。那一套原先熟悉的状态,会瞬息之间复苏。红歌、红海洋会马上出现,口号声、枪炮声、呼救声会响彻神州大地,中国会陷于一片血海之中。

文革的实质是什么?是无法无天,是践踏法律。而现在,法治精神又有多少呢?





现在是多事之秋。东边钓鱼岛事件,南边黄岩岛纠纷,西边有疆独藏独,北边有青皮光棍玩大炮仗。外患之大,莫过于莫明其妙的总与北极熊结盟,莫过于匪夷所思地总与山姆大叔为敌。

但是,但是,同要发生文革的内忧相比,我以为这些外患都不过是疥癣之疾。

我不知道文革隐患能否会在二三十年内消除。

我不乐观。

因为,一小时的时间,一切都会改变,一切都可能发生。

我们距离文革的浩劫,就只有一个小时。

谁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呢?

我不知道。



来源:共识网|责任编辑:邵梓捷

全部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