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絕種與癌症陰影籠罩中國這一代和下一代

《明鏡月刊》編譯 江松京

    長期關心環保議題的生命科學網(Live Science)助理編輯馬克·拉蓮妮娜(Marc Lallanilla)指出:中國有最嚴重的六大環境問題。第一是空氣汙染;第二是水資源短缺;第三是荒漠化。以下是第四到第六。

    第四、生物多樣性:森林砍伐和荒漠化的另一負面影響是生物棲息地遭大幅變動,進一步使生物多樣性下降,大面積的森林被改為農田或其他用途,許多動物如熊貓 已瀕臨滅絕。中國對生物的威脅不限於國內,高級中藥材犀角是一種清熱藥,可涼血、定驚和解毒,中國人對犀牛的屠殺不言而喻;此外中國也是虎骨(舒筋活血之 用)及虎鞭(壯陽藥)的主要進口國,每年因此被撲殺的老虎不計其數;最後是鯊魚,中國人最能體會魚翅羹的美味,但他們可曾考慮過,取得魚翅的過程何其殘 忍!(因鯊魚肉經濟價值低,漁夫通常只割下鯊魚鰭,但無鰭的鯊魚失去生存能力,將被其他鯊魚捕食。)

http://himg2.huanqiu.com/attachment2010/2013/0219/20130219092651778.jpg
    全村人飲用這樣的水,怎能不成“癌症村”?但是,不喝這樣的水,他們又能喝什麽樣的水?

    第五、癌症村:癌症村是最好的證據來印證中國政府對環境和公眾健康的罔顧,由於整個城鎮都受到汙染,光是簡單的日常起居就可能使自己暴露在極大的患癌風險 中,群體的疾病現象於焉誕生。最近幾年,很多人和相關團體無不呼籲政府解決(或至少承認)癌症村,這些鄰近重型工業區的居民,罹患胃癌、肝癌、腎癌與結腸 癌的機率高出常人許多。

    在廣東最著名的癌症村上壩,河流原本已受汙染變成白色,現在竟轉為橙色,因為不同類型的工業汙水混合在一塊。路透社調查後發現,許多河流內的汙染物質如鎘 和鋅都是強烈致癌物,“所有魚都死了,雞鴨喝了河水也死了,如果你膽敢把腳放進水裡,你會得到可怕的皮疹,癢得要命,”34歲的上壩農民賀順才(He Shuncai,音譯)告訴路透社:“過去一年,村裡有六人死於癌症,他們才三四十歲。”

    2013年2月,環境保護部發布《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坦承發達國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學品在中國仍有規模化生產和使用,該報 告指稱:“近年來,我國一些河流、湖泊、近海水域及野生動物和人體中已檢測出多種化學物質,局部地區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內分泌干擾物質濃度高於國際水平, 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造成多起急性水、大氣突發環境事件,多個地方出現飲用水危機,個別地區甚至出現‘癌症村’等嚴重的健康和社會問題。” 拉蓮妮娜說,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承認癌症村。

汙染的環境傷害孕婦腹中胎兒

    第六、人口增長伴隨出生缺陷:中國實施邁入30年的計劃生育無疑有效地保持人口膨脹幅度,儘管中國13億人仍屬世界第一大國,超過1/7的人類生活在此。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經濟起飛,越來越多人躋身中產階級,他們開始習慣西方的消費模式,過去被視為奢侈品的紅肉、酒和汽車不再遙不可及,一個中產家庭可以輕鬆地駕駛汽車到市場購買里脊牛肉或白酒來打點晚餐。

    大量消費背後象徵的是大量生產以及大量浪費,飲食改變對健康的危害也慢慢浮現。《衛報》提到,酗酒和酒精相關的治療在中國十分風行,過去人們吃得相對健康,癌症發病率較低,但如今情況大有不同,中國人每餐比美國人食用兩倍的肉,肉類消費占全球供給1/4。

    中國消費者的新趨勢由於人口眾多影響顯得更巨大,歐洲糖的價格和格陵蘭島溫度的提升都可能與此相關。雜誌《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報告也提到,大多數氣候專家同意,中國工業增長以及對燃煤的依賴,是驅動顯著的氣候變化的主要動力。

    而談到人口,便不得不討論汙染對新生兒的傷害。克里斯蒂娜·拉爾森(Christina Larson)發表於《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文章援引《大西洋月刊》專欄作家詹姆斯·法洛斯(James Fallows)題為《中國的汙染:從出生缺陷來看》(China’s Pollution: The Birth Defect Angle)的報導指出,嚴重的汙染問題不只對一般人產生影響,連在媽媽胎中未出生的嬰兒也遭受池魚之禍,出生即有缺陷的陰影籠罩著中國父母親。
    國內和國外的科學家陸續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找出的答案並不樂觀,只要孕婦暴露在越高程度的汙染環境中,嬰兒早產及死亡的機率就越高,縱使人生前幾年安然無恙,這些小孩得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來自北京大學的學者朱彤(Tong Zhu,音譯)及幾位學術夥伴所完成一份為期十年的調查,發現山西省(煤礦蘊藏最豐富,亦是空氣汙染最糟糕的地方)出生缺陷的現象十分驚人,最主要的病徵 是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嬰兒部分的大腦、頭骨或脊柱不正確連接, 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出生的嬰兒只能存活幾個星期。

    大體來說,美國每10000名新生兒中,約7.5個患有神經管畸形,比例為0.075%,但在山西,數量是18倍:140名嬰兒。“我們希望了解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朱彤表示:“我們想找出是什麼化學物質引起。”

    十年間研究團隊收集了80件得到先天性神經管畸形的嬰兒的胎盤,證實嬰兒在子宮內早已暴露一定程度的農藥、工業溶劑和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多環芳香烴主要通過含碳燃料例如木柴、木碳、油脂和煙草的不完全燃燒產生,而正好山西豐富的煤炭被大量使用於發電廠,因此 “有出生缺陷的嬰兒的胎盤可以發現較高濃度的化學物質,孕婦所處環境對生產結果至關重要”,朱彤補充說。此研究發布於2011年8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明鏡月刊》39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